2023WAIC,毕马威中国携手联想报告提出:2025年中国算力关联产业规模可达24万亿元
ChatGPT掀起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迅速席卷全球。从GPT(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到GPTs(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有望作为新的底层通用技术,点燃第四次科技革命。而算力既是支撑AI数据和模型的底层能量,又是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生产力的主要形式,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7月7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毕马威中国携手联想集团发布《“普慧”算力开启新计算时代》报告,提出未来算力发展具备两大核心特征:普适和智慧,即“普慧”。随着中国大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建设,中国算力关联产业规模可达24万亿元。
(资料图片)
算力最终将无处不在
这是双方通过行业调研和专家访谈,持续深入研究的成果。从“普慧”算力出发,报告还聚焦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信息通信技术)、制造、汽车、医疗、教育、金融六大行业的算力需求,从定量角度评估了“普慧”算力落地各行业的潜力,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普慧”算力在各行业需求特点,希望为产业界发展“普慧”算力带来参考。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指出:“‘普适’强调以自然交互的方式提供算力,‘智慧’强调以认知驱动的方式提供算力,对于构建‘人-机-物’三元融合系统来说,算力的‘普适’和‘智慧’必然会走向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绿色’‘安全’‘可信’等特征也将融入‘普慧’算力的内涵中,驱动‘人-机-物’更加紧密融合,算力最终将无处不在。”
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算力自主可控和高效利用已成为大国科技竞赛的关键制高点。美、中、欧、日算力产业居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美算力规模增长迅速。在中国,算力融入新基建版图,“东数西算”织就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产业链持续完善,产业创新活跃、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的算力产业生态。经初步测算,到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总计将突破2.5万亿元,算力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4万亿元,关联产业规模可达24万亿元。横向对比来看,能够突破万亿元乃至十万亿元大关的高潜赛道屈指可数,算力产业景气度亮眼。
制造业正在成为“普慧”算力最大潜在市场
报告通过构建“普慧”算力行业发展评估框架,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调研,研判各行业“普慧”算力需求及差异,以有利于算力供给侧积极应对算力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市场战略,推动算力产业沿着“普慧”算力的方向持续发展。
在具体评估过程中,各级指标的基础分数主要以2023-2026年IT投入金额的预测增速为关键参考,数据覆盖上述六大行业,最后通过对各级指标的加权计算得出各行业在“普”和“慧”两大维度上的算力需求潜力。其中,ICT行业汇集海量数据(603138)资源,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过程中亟需“普慧”算力;制造业数字化场景丰富,“普慧”算力需求分梯队、分阶段、分批次爆发,不同主体在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中对算力特征的要求不相同。
毕马威中国数字化赋能主管合伙人张庆杰表示:“中国制造业具有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条长、产业集群多等特点,数字化场景十分丰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望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随着系统性的产业变革发生,‘5G+工业互联网’‘百万企业上云’‘两化融合’等将带动智能制造场景全面拓展,制造业正在成为‘普慧’算力最大的潜在市场。”
汽车智能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算力需求呈现出较明显的“智慧拉动”特征,前者持续带来对芯片和边缘计算中心等的需求,后者对算力的场景适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算力有望成为产业生态级共建共享的底层资源,亟需更智慧的算力实现多节点、多链条、多组织的精准赋能。
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场景+金融”要求接入广泛且灵活的安全算力。教育、医疗的算力需求来自普罗大众,“普慧”算力降本后有望迎来爆发。由于算力使用门槛较高、公共型算力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等问题,中国教育、医疗领域的算力终端用户大多还没能接触到算力的有效服务,普慧算力需求潜力还在酝酿阶段,报告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算力在这两大行业的落地以降低成本、提高普及率为主要目标。
“普慧”算力推动大小模型协同进化
中国网民数量、数据资源、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球领先,14亿人口所产生的数据资源将支持中国数字经济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优势。“普慧”算力可以强有力地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数据汇聚融合、共享交换和开发应用,提升数据要素的整体流通效能和经济社会价值。数据+“普慧”算力的双向驱动,将充分盘活数据资产,释放“数据红利”。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数字经济体量有望突破百万亿元。
在通用人工智能方面,AI大小模型协同进化是发展方向。这一过程中,算力由中心化走向泛在化,由通用化走向智能化,“普慧”算力释放价值。数据、算法、算力三大核心要素是各类大模型竞争焦点。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追赶GPT3.5的中国团队约10个,能够拥有或持续获取算力将是决定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
不过,AI缺乏“可解释性”带来的“不可信”在阻碍AI大规模应用,也是算力发展必须克服的难关。中国正在以算法安全可信、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为导向,建立健全算法安全治理机制,构建完善算法安全监管体系,推进算法自主创新。报告认为,保障算力安全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发力,加快高端芯片、核心算法等技术的研发突破,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增强算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可控性,让算力的自主可控水平不断提升。此外,当前算力需求高速增长确定性高而供给规模相对有限,通过市场化交易可以大幅提升算力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算力产业生态进入正向循环的关键。各方仍在积极探索算力商业模式,解决算力归属复杂、难以度量定价、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