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点水戏荷池 是夏天呀
今日小暑
节气来源
(资料图)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小暑节气,斗争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公历7月6~8日交节。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此时节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苏一博)
习俗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意即“小热”,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小暑虽非一年中的“热峰”,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时节,我国民间有许多饶有趣味的时令习俗。
晒伏
相传,在古代,皇帝会在农历六月初六晒龙袍,就是晒衣服。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因为六月六恰好在小暑节气中,所以又被称为晒伏。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会在这一天晒衣服、晒粮食、晒书籍,防霉去潮。
吃伏羊
在山东、安徽、江苏一些地区,入伏还有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也叫吃伏羊。伏天炎热,吃了羊肉,喝了羊汤后,大汗淋漓,会祛除体内湿气,感觉浑身舒畅。
近些年来,北方一些省份也有小暑喝羊汤的习俗,暑期喝羊汤,一可滋补身体,二是“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喝羊汤能够增补阳气。
吃饺子
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入伏后,高温让很多人食欲下降,出现苦夏的状态。古人认为,饺子开胃、解馋,便有了头伏吃饺子的习俗,而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食新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奉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气后第一个辛日。
舐牛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斗蟋蟀
《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温风其实是蒸腾的暑气,它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蟋蟀古称“促织”,人们在听到蟋蟀的鸣叫后,常常会为辛劳的织女感伤。(钟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