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快讯

国泰基金:“稳健”的功与过_今日热搜

2023-03-29 11:09:13 阿尔法工场

2023年对于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自1998年萌芽破土至今,公募已然走过25年的风雨历程。

25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最新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产品数量超过1万只,基民数量超过7亿。多项数据创下历史新高,意味着公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资料图)

其中,“老十家”作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先行者,对于行业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在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老玩家并不意味着可以稳坐钓鱼台。

在一次又一次的行业扩容中,大成、长盛等部分“老十家”基金公司逐步远离了第一梯队,作为国内首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国泰基金也险些掉队。

在中基协最新公布的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理财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排名中,国泰基金排在第18位,与排在首位的易方达相差超过7600亿元。

来源:中基协,数据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国泰基金,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故事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01 不温不火

或许谁都没有预料到,1997年冬天在广东东莞长安镇的莲花山庄举办的那场培训,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彼时,范勇宏、陈勇胜、王立新、谢卫、莫泰山等50余人参加了中国证监会主办的首期基金培训班,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基金从业人员。

当时的背景是,证监会决定成立境内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但是,基金公司到底应该如何设立?对于境内证券行业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

为此,证监会邀请了来自香港和台湾的授课老师,培训内容从基金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到基金组织构架、基金运作、投资与销售,涵盖了基金的方方面面。

在培训完成后不久,身为国泰证券总经理助理并分管国际业务的陈勇胜,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筹建国泰基金。当时筹备基金公司的券商很多,不少券商都提交了方案,最后,证监会选择了国泰和南方两家。

两家基金公司成立后,很快就进入了基金发行的环节。1998年3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南方基金和国泰基金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由于彼时市场对基金知之甚少,于是把这两只新基金当作股票来炒。有数据显示,当时有1600多亿元的资金来抢购这两只新基金。

但封闭式基金的火爆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2001年“华安创新”、“南方稳健成长”、“华夏成长”的相继发行,开放式基金开始成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主流类型。

2002年,国泰基金也在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国泰金鹰增长基金。之所以取名“金鹰”,是希望象金鹰一样敏锐,在我们过去稳健基金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灵性和它的活力……时任公司总经理李春平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但事实上,国泰基金后来数年的发展,则因为过度“稳健”,其活力反而大打折扣。2001-2006年间,国泰基金仅发行了6只产品,发行数量不仅落后于“老十家”的华夏、嘉实,也不及后来成立的易方达、华宝。

来源:iFinD

不温不火,成为业界对于国泰基金的习惯性评价,当然也有偏激者称“不温不火是因为不思进取”。事实上,国泰基金的稳健文化似乎从它成立以来就已经深入骨髓了。

早在1998年国泰基金成立之时,就有业内人士感慨,从一开始国泰基金就是个“国企”。因为在国泰基金的发起股东中,国泰君安证券持股占比30%,浙江省国际信托、宏源证券、上海爱建信托各占20%,剩下的10%来自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来源:公开信息

2007年,国泰君安证券、上海爱建信托等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至此,中国建银投资持有国泰基金70%股权,国泰基金从“国企”摇身一变成为“央企”。

这种与生俱来的“稳健”其好处是公司成立以来未曾出现过重大闪失或是大起大落,但现实却是已悄然掉队,摆在国泰基金面前的是如何适度改变这种所谓的稳健文化。

而这一重任,最终落到了一个女人的肩上。

02 “四十岁的老鹰”

2007年,金旭接替李春平,成为国泰基金第三任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金旭曾任职于证监会长达9年时间,全程参与基金法的起草立法,主要参与完成了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试点工作。2001年11月至2007年5月,她先后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宝盈基金总经理、梅隆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可谓经验丰富。

金旭接棒之后,国泰基金的改变确实让业内人士看到了一线曙光。

在她就职后的半年多时间,国泰基金击败众多强有力对手,一举拿下企业年金资格,即使是公司内部人士也大感意外。

在李春平时代就试图完成的国际化路线,终于在2010年成功引入意大利忠利集团之后,使国泰基金成功变身为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迈向国际化。

而彼时的基金行业正处在野蛮生长阶段,不开拓不进取就会被甩在后面。如果你选择做这个行业的井底之蛙,你会窒息而死,没有生存空间。

“我们从来不盲目创新,我们只是把普通的事情做得更好。”金旭曾公开表达对于传统稳健文化的认可态度,并明确表示这对于国泰基金是实用的。“如果非要说摒弃什么,我也认为可能以前大家自我超越的动力不足。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文化的渐进式改革,事实上,三年来,我们的确有了变化。”

显然,金旭掌管下的国泰基金已经意识到过去这种深入骨髓的稳健文化的功与过。

所以,在金旭掌管国泰基金的7年时间里,公司产品有很多创新,包括推出房地产、医药、食品等分级产品,以及黄金ETF和国债ETF等拳头产品。不过遗憾的是,公司基金业绩亮点不多,规模也止步不前。

来源:iFinD

2014年,国泰基金与同城的新锐基金公司中欧基金开始实施事业部制改革。一年后,两家公司境遇截然不同:中欧基金在董事长窦玉明的带领下,推出了一系列相对灵活、市场化的薪酬机制及股权激励方案,招纳了陆文俊、曹剑飞、刘明月、曹明长等一批业内顶尖的投研人才;国泰基金非但未能从外部引入明星基金经理,反而在其后爆发的牛市中遭遇骨干团队的集体离职,包括范迪钊、张玮、张一格、姜南林、贾成东、王鵾、沙骎、白海峰在内的多名业内知名基金经理相继离开了国泰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泰基金当时的事业部改革浮于表面,激励并不到位,留不住优秀人才,2014年总经理金旭的去职更是加速彼时公司的衰弱。

“四十岁的老鹰”,这是金旭在公司内部不止一次讲过的故事: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不过四十岁时将面临注定的一道坎,即爪子开始老化、翅膀变得沉重,一些老鹰选择了痛苦重生——啄爪喙羽。

老鹰重生,这是继凤凰涅槃之后的一个人生选择。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如何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和惰性期也是每个职业经理人都要面临的选择。

2014年末,金旭离开了国泰基金,选择了她在公募行业的第六站——招商基金。

2015年8月,嘉实系老臣张峰临危受命,履新国泰基金总经理一职。此前,张峰曾在嘉实基金任职多年副总经理、首席市场官。作为一流基金公司的重要高管,张峰一经转会便被业内寄予厚望,外界猜测他会将嘉实基金的先进治理经验应用于国泰基金上,并帮助后者实现进步。

出人意料的是,同业转会而来的张峰在国泰基金中的角色更像是个职业经理人,刚让国泰基金各项业务出现起色,他便已悄然离职。2016年6月7日,张峰正式离开国泰基金。张峰的短暂停留,帮助国泰基金度过了低谷期,坚守住了业绩不滑坡的红线。

03 重回TOP20

在张峰离任一个月后的2016年7月8日,周向勇正式接棒。

从工作履历上看,周向勇的职场进阶似乎理所当然,他“出身”于大股东中国建银投资。大股东及其关联公司的从业背景意味着周向勇在国泰基金的战略布局上,具备了前任没有的股东方的充分信任,而此前分管投资并主持投研体系事业部制改革的经验,也给予了他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在出任总经理一职后,周向勇开始“狠抓”投研团队。一方面,他在公司内部升任了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担纲基金经理;另一方面,他开始从外部物色合适的人选,从平安资管先后挖来高楠、王阳、郑有为等人。

2017年,国泰基金业绩骄人:公司旗下20多只基金获得了两位数以上的收益,其中“国泰互联网+”的收益率近62%,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名列第二。

对于年轻的总经理周向勇而言,这是荣耀的时刻。国泰基金前四任总经理梦寐以求的业绩排名领先,在周向勇上任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就达到了。

但好景不长,在随后的2018年,国泰基金的业绩又快速跌入谷底。那一年,公司旗下偏股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6.23%,大幅跑输同类公司和沪深300指数,同类排名中倒数第二。

进入2019年后,国泰基金旗下偏股型产品的业绩持续回暖,直到2021年,排名始终保持在行业的前1/3。

来源:iFinD

期间,公司旗下的部分基金经理也开始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

王阳通过深耕新能源板块,赚足了一波行业红利。其管理规模,在2020年四季度突破百亿大关。

程洲和徐治彪,凭借重仓医药,尽享医药牛市,前者管理规模在2020年一季度便突破百亿,到2020年四季度更是突破两百亿,后者也在2020年四季度成为公司的又一位百亿基金经理。

郑有为,则在敏锐又精准的捕捉到市场变化的同时,完美践行着多行业均衡配置策略,在2021年三季度,管理规模也突破了百亿。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国泰基金的管理规模在2019-2021年的三年时间里,实现了倍增,从2083亿元增至5027亿元。

来源:天天基金网

尽管规模上实现了跃升,但非货基规模排名却变化不大,始终保持在15-20名之间。因为这期间,其他基金公司也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比如排在前面的天弘基金,近年来在权益投资方面的进步肉眼可见;而兴证全球基金,尽管公司投研实力巅峰时期的人员,大部分都已各奔东西,但由谢治宇、乔迁等后起之秀所构建的“后兴全时代”,同样不可小视。

来源:中基协,数据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

对于想要跻身进入前15名的国泰基金来说,想要超越前面的任何一家都并非易事。

这不禁让人想起,时任公司总经理的金旭曾说过的一段话:“我们都希望能看到国泰基金能在保持良好的稳健风格基础上散发出更多的狼性,毕竟残酷竞争的现实便是,一旦被甩得太远,就再也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