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 煤电央企火力全开保障能源供应无忧_全球今热点
近日,今年首场强冷空气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剧烈降温及大范围雨雪天气,煤电中央企业火力全开,确保能源供应无忧。
(相关资料图)
入冬以来,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第一大出海口黄骅港,煤炭运输24小时不停歇,全力保障能源通道畅通;在世界最大井工煤矿神东大柳塔煤矿,所有在岗人员取消调休,全力以赴保障生产;从去年12月初至今,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量8466.65万吨;铁路运量5434.73万吨;航运量2704.38万吨,同比增长3.03%,为能源保供做出巨大贡献。
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 黄清: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实现煤炭产量6亿吨,同比增长5.4%;煤炭销量7.9亿吨,同比增长2.6%。铁路运量4.7亿吨,黄骅港和天津港两港装船量2.3亿吨,煤炭产销量、发电量、航运量等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湖北长江边,兴润码头的输煤皮带发出阵阵轰鸣。这条皮带可不简单,它从港口码头直接通到江陵电厂的储煤库,一举实现水运煤快速不间断进厂,燃煤运输速率从5000吨/天,提升至15000吨/天,运输能力提升至原有3倍。
湖北华电江陵发电公司董事长 李小刚:我们投资1700万元,配备全省唯一投入运行的C96型火车货运车厢翻车机,大大提高燃煤机组生产用煤供应效率,铁路运输燃煤接卸速率提升100%。
中国华电多措并举确保旗下发电企业在能源保供期间长周期、满负荷发电。去年12月1日入冬以来,至今年1月14日,中国华电完成发电量859亿千瓦时;供热量1.26亿吉焦,同比增长7.1%,全力确保能源保供任务顺利完成。
电厂机组应发尽发 应对寒潮
为应对寒潮带来的降温,各个电厂提前安排部署,多举措保障供热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14日,中国华能共完成发电量1017.19亿千瓦时;累计完成供热量14833.64万吉焦,同比增长10.90%;目前集团电煤库存为1581万吨,可用天数16天;生产煤炭1314.5万吨,同比增长17.96%。
国家电投提前编制岁末年初的电煤采购计划,积极协调和对接有关煤炭企业,确保两个年度燃料供应无缝对接,安全稳定供应。截至目前,国家电投整体燃料煤库存量1543.6万吨,可用天数达23.5天。
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副总经理 孙飞:目前我们的23台热源机组连续在网运行,火电机组并网运行容量643万千瓦,开机率达到100%,近1000公里供热管网和800余座换热站运转良好,将全力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供应。
中国大唐承担了北京一半以上电力供应和“三北”地区8亿平方米热力供应。寒潮来袭,中国大唐旗下在网运行和备用煤电机组达239台,占全部242台机组的98.8%;截至目前,2023年发电量已完成超217亿千瓦时;供热量超过2940万吉焦,同比增加4.42%。
水电发力 保民生再添“生力军”
寒潮天气来袭,不仅是煤电企业积极应对,随着近年来我国水电建设高速发展,白鹤滩、两河口等一批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水电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位于雅砻江中游最上端的两河口水电站,去年刚刚全面投产。这是它首次参与冬季能源保供,由于它的加入,预计整个雅砻江流域7座水电站新增发电量将超过90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了8倍左右。
四川最大电站水库的两河口水电站,补偿调节能力突出,可在丰水期将上游多余来水储存起来,留到枯水期持续稳定发电,有效改善电网“丰余枯缺”的结构性矛盾,更为下游18座电站增加发电量342亿千瓦时。
金沙江下游,随着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冬季能源保供再添生力军。2022年,这条能源走廊全年累计发电超2622亿千瓦时,可满足超3.15亿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面对寒潮来袭,电站运行人员加密设备巡视、在线监测及诊断分析,科学研判来水形势与受电需求,有效保障梯级电站顶峰发电能力。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 李鹏:截至2022年底,梯级水库存水量约230亿立方米,蓄能约230亿千瓦时。为下游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了充足的淡水资源,为电力保障做足了充分准备,充分发挥了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